1. 患者照护
执行医嘱:准确执行给药、输液、注射、标本采集等治疗操作。
病情观察:监测生命体征,记录病情变化,及时报告医生。
基础护理:协助患者饮食、清洁、翻身、排泄等生活护理。
健康教育:指导患者及家属康复方法、用药注意事项等。
2. 医疗协作
参与查房、会诊、病例讨论,协助医生制定护理计划。
配合急救:熟练使用急救设备(如除颤仪、呼吸机),执行抢救流程。
3. 记录与交接
规范书写护理记录(电子/纸质),确保信息准确、及时。
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(口头+书面),重点患者重点交接。
4. 感染控制
遵守无菌操作规范,执行手卫生、消毒隔离制度。
医疗废物分类处置,防止交叉感染。
5. 设备与药品管理
定期检查抢救车药品、器械完好性,及时补充耗材。
规范管理毒麻药品,实行双人核对制度。
6. 职业素养
遵守医德规范,保护患者隐私,维护患者权益。
参与继续教育,提升专业技能(如培训、考核)。